
亚马逊云科技用生成式AI,向开发的复杂性动手了
亚马逊云科技用生成式AI,向开发的复杂性动手了今天凌晨,云计算巨头亚马逊云科技的 re:Invent 与大号创业公司 OpenAI 的发布「撞了车」。后者公布了一系列生成式 AI 应用,价格更贵、性能更强大,而前者则致力于简化生产力矛盾,降低价格。
今天凌晨,云计算巨头亚马逊云科技的 re:Invent 与大号创业公司 OpenAI 的发布「撞了车」。后者公布了一系列生成式 AI 应用,价格更贵、性能更强大,而前者则致力于简化生产力矛盾,降低价格。
近日,OpenAI 的首席财务官 Sarah Friar 在接受《注册》杂志采访时表示,当前 OpenAI 并没有计划在其平台上引入广告。虽然许多用户对广告模式并不感冒,但对于一家正在努力转型为盈利公司的人工智能开发商而言,增加广告收入似乎是一个理所当然的选择。
命运齿轮转动的开始,源于 2023 年的 3 月 23 日的 OpenAI 一次日常更新。
艺术家「反水」? Sora 就这么水灵灵地用上了。 今天凌晨,OpenAI 视频生成工具 Sora 的内测版本遭到泄露,起因是部分早期测试人员(艺术家)对 OpenAI 产生了不满。
在构建应用程序时,与多个提供商集成很麻烦,现在 aisuite 给解决了。 用相同的代码方式调用 OpenAI、Anthropic、Google 等发布的大模型,还能实现便捷的模型切换和对比测试。
所有人都说,他的初创公司会失败。然而,一年后,它却蓬勃发展:拥有约 50 万注册用户,刚开始收费就有近 3000 名付费用户,以及 GPTs 商店中超过 200 万次对话,屡次被 OpenAI 推荐。
自从 OpenAI 发布 o1 模型以来,业界对其的追赶不断加速。
自从 OpenAI 发布展现出前所未有复杂推理能力的 o1 系列模型以来,全球掀起了一场 AI 能力 “复现” 竞赛。近日,上海交通大学 GAIR 研究团队在 o1 模型复现过程中取得新的突破,通过简单的知识蒸馏方法,团队成功使基础模型在数学推理能力上超越 o1-preview。
根据一份 SEC 文件 Crusoe Energe ,一家正在建设数据中心的初创公司,据报道将租赁给甲骨文、微软和 OpenAI,正在筹集 8.18 亿美元。
在2024年的AI领域,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有趣的转折。 OpenAI的进展节奏明显放缓,GPT-5迟迟未能问世,“Scaling Law”成了天方夜谭,即便是年初震撼业界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,也未能如期实现“全面开放”的承诺。